心理学研究反复告诉我们,尚在腹中的六个月大的胎儿,就能识别妈妈的声音,并力图去理解妈妈的声音。相对于听到的其他人的声音而言,胎宝宝对妈妈的声音反应更快。不仅如此,胎儿还能识别妈妈到底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当一个婴儿刚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好了和妈妈产生联结的准备。

看到孩子的肢体动作,听到婴儿发出的声音,妈妈们本能地了解到:宝宝在寻找自己,宝宝需要自己。于是做妈妈的,及时地回应宝宝,为宝宝提供必要的营养与心灵的哺乳,这就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容器的功能,提供给了孩子一个安稳的、充满希望感的小宇宙。

可惜,宝宝越长大,妈妈们对宝宝的耐心好像就越少。

我经常见到,一些妈妈没法忍受孩子的坏情绪,尤其是孩子的哭闹,这跟她们的原生家庭往往有关。这些妈妈们最常做的,就是要求孩子不要哭、不要闹。这个时候,其实是妈妈没法充当那个容器,反而要求孩子压抑自己,来配合、体贴自己,这就是亲子关系的倒置。

这一刻,往往也是妈妈们最艰难的时刻。如果家人在边上还来指责这个妈妈,那就是将她推向绝境。这时需要有一个第三者,来临时隔开妈妈和孩子,比如父亲

当然,如果妈妈们能够了解一些应对坏情绪小孩的技巧,也许再次面对孩子的坏情绪时,会更淡定一些。

下面两个小案例,就是关于如何应对坏情绪小孩的技巧。

及时回应孩子的感受

一位妈妈有事,不得不把两岁半的孩子寄放在朋友家里一会儿。妈妈走后,孩子开始大哭,要妈妈。这个朋友哄了半天,孩子还是想想就会哭上一阵子。他着急的不行,后来灵机一动,尝试性地靠近孩子,说:你很伤心呢,一定是很想妈妈。

孩子边哽咽边点头。

他看到孩子有了回应,于是继续说:妈妈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你很难过。

孩子点头,问: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他说:妈妈很爱你,不会不要你的。她一会儿就回来了。在她回来之前,我们先玩一会积木好吗?

于是,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剩下的时间。

这个案例中,这个朋友所用的技巧,就是对孩子当下的情绪感同身受。正因为尝试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才不会使用父母们日常惯用的忽略、否定或者说教的方式。

当然,这个案例中的小孩哭闹,是妈妈短暂离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的哭闹,在大人眼里是非常微不足道、小题大做的。

可是,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当孩子哭闹,一定有他哭闹的理由。因为哭闹而被大人批评、甚至冷处理的小孩,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绝望、最恐惧的人了吧。这些小孩往往会哭得更大声。最后,哭不动了,也就不哭了。而不哭的孩子,其实是放弃了希望的孩子。

而一个哭闹的时候被共情了的小孩,是被从漫无边际的无助中被拯救的小孩。正是在这样的回应和共情,孩子学会了爱,学会了分享爱,学会了传递爱。

有的父母问,这样会不会惯坏孩子?他所哭闹的那些事,太幼稚了,老惯着他的话,他怎么才能长大?

然而,我想说的是,如果不在这时候给他们幼稚的机会,他们就会永远幼稚下去。因为,他们会通过持续“幼稚”索要早年应该得到的理解和爱,得不到,他们没办法离开。

所以,不如换个角度看孩子。用欣赏,慈祥,鼓励,惊叹,和赞美。迟早有一天,你的孩子会成熟到对你说:妈妈,你好幼稚呀!这时候,你的良苦用心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也有的父母会尝试就孩子的情绪做回应,但知道了孩子在生气或难过后,往往会接着问:

为什么?(你为什么哭成这样?你为什么不去做好那个事……)

其实,多数情况下,这种疑问只能给孩子增加新的难题。因为,好多时候,孩子们自己也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生气和难过。孩子更期待的是一个接纳他们、能够与他们共情的大人,而不是被追问着作解释。

正确地解释孩子的情感

理解和共情,当然不意味着孩子说什么,我们也跟着说什么。我们不是要去附和、完全认同孩子。比如“你做得对”这样的话,虽然可能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的反省。父母应该试着去解释孩子的情感。这一方法,主要针对3岁以上的孩子。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情绪有些低落,眼睛里红红的,显然偷偷哭过。妈妈说,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呀。孩子回答:老师今天表扬了李黎。妈妈说,哦,是不是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啊。孩子说,我不喜欢老师了。妈妈说:对,怎么能不表扬咱们呢!

这个案例,对话以妈妈的附和声结束。孩子也许当时满意了,但是妈妈却没能帮助孩子就事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换一种方式呢?

妈妈:你看起来有些不高兴呀。

孩子:老师今天表扬了李黎。

妈妈:哦,老师没有表扬你,你有些失落啊!

孩子:我不喜欢老师了。

妈妈:你肯定做出了努力,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结果却没有。

孩子:是啊,我就是晚了一点举手。下一次,我一定快点举手,回答问题。

从两个案例的对比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孩子需要的并不是父母的认同,而是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回应和正确解释。因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那么丰富,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父母的智慧之处就在于,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然后等待孩子自己找出解决之道,自己做出选择。

科学研究表明,懂得共情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会更受人欢迎。这样的孩子,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为了他人而对自我的行为作出一定的调整。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人:年龄不小了,可是不会说话也不会做事,大家跟他在一起都别扭。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未完全社会化”的人;还有一种人,年龄老大了,但凡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一概做不了,连个简单的传话都能传错。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完全未社会化”的人。这两种人都不能行使一个正常人的社会功能,慢慢就会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