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最近闲来无事,给500强企业投了份简历。结果,面试顺利通过了。老总开60万年薪让她去。

本来,她在现在的单位待着挺舒服。

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很稳定,而且不用加班,不用出差,工作量也不大,特别适合需要照顾孩子的她。

只不过,太安逸了,反而让她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了。

她想去500强企业面个试,历练一下,也好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价。本来,面试通过,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可没想到,对方居然要用60万年薪挖她过去——那是她现在年薪的十倍啊!这让她怎么淡定得下来?

她心中一直沉睡的那只小鹿苏醒了,她想去体验一下500强企业白领丽人的职场生活,她想要趁年轻再好好奋斗一把,她也想要月入5万,活得潇潇洒洒。

她真的动心了。

但是,孩子谁管?

这份工作需要不定时出差,老公也要经常出差,如果刚好两个人同时需要出差,孩子不是要流落街头?

再把公婆接来?

好不容易求他们把孩子带到3岁上幼儿园后再回去,这会儿又要把他们请回来,可能性不大。

况且,这两年没有公婆在耳边唠叨,生活过得挺舒服。

如果他们真答应过来,生活中又是一地鸡毛。

保姆

现在的保姆市场参差不齐,保姆虐童事件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保姆放火烧雇主家。

要有多大的眼力劲儿,才能请到一个放心的保姆?

要孩子爸多分担一点育儿的事情?

还是算了吧,就他那急性子,跟孩子讲道理,几句话就上脖子上脸,她可不想孩子天天挨骂,找不到自我。

到底如何选择?闺蜜很苦恼。

前不久,有个新闻,报道一个妈妈辞去省城月入一万的工作,只为了回家陪娃。(备注:她的这个收入并不起眼,但在当地是很可观的。)

这个妈妈和老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两人都在省城上班,因为工作经常加班,只能把女儿留在老家,让爷爷奶奶照顾。

平时,倒还可以做到一个月回去看一次女儿,但最近几个月特别忙,足足4个月才回老家一趟。

回去之前,她特意给女儿买了可爱的芭比娃娃,满以为她会特别高兴。

却不料,女儿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含着泪幽幽地说:“我不想要什么玩具,我只想要一个可以陪我长大的妈妈!”

孩子一句话,让她幡然醒悟,挣再多钱也不能弥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缺憾。

于是,她提交了辞职信,并尝试在孩子就读的学校附近找一份工资虽低但方便接送孩子的工作。

其实,哪个职场女人做了妈妈之后,不都是左右为难?

因为孩子,女人又多了一个全新的重要角色。

要工作出色,同时还想要做好妈妈?

不可能。

因为你不是孙悟空,不是超人,不能把自己变成三头六臂,也不能把一天变成48小时。

有时生活就是单选题,不是A就是B,还逼着你快速交出答案。无论哪种选择,都是有得有失。

从来没有完美的生活,我们只能尽量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一项,才能不留遗憾。

其实,不光是妈妈,有些爸爸,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认识一个爸爸,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百万年薪。每天不是在办公室工作到半夜,就是在各个城市间穿梭,去见各种客户。

虽然累,但是很充实。

孩子出生后,他更加拼命地工作,因为他想给孩子最好的:最好的婴儿车,最好的奶粉,最好的玩具……

他以为,这就是一个称职的爸爸能够对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海外项目,连续出差一个月。回到家,孩子都认不出他了,理都不想理他。

他才知道,原来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物质的东西,而是父母陪伴

于是,他尽可能多地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只要不出差,不管前一天工作到多晚,早上7点都准时带他到小区里转转。

渐渐地,孩子越来越喜欢和爸爸在一起了。他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每次回到家,孩子张开双手跑来要爸爸抱;给孩子读绘本时,读到开心的地方,他会冲爸爸笑;有时候半夜醒来,会往爸爸怀里钻……

这种幸福的感觉,真是千金不换。

可是随着他工作晋升,出差频率越来越高,亲子时光也越来越少。

他基本上每周只有周末在家,如果遇到IPO路演,常常是两个星期在路上,很多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因为工作的急事儿而搁浅……

看着熟睡的孩子,他心里有个声音在说:

“钱可以日后慢慢挣,可是现在再不陪伴孩子,他就长大了!”

与其花几百万给孩子买学区房,不如用这些钱换孩子一个父爱不缺失的童年。

于是,他做了一个令所有同事和亲朋大跌眼镜的决定:辞掉百万年薪的投行工作,只为了可以多陪陪孩子

他说,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种牺牲,与孩子在一起的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远远超过挣钱的乐趣,虽然他还远未实现财务自由。

男人选择回归家庭,比女人还要难一百倍。

但是,也有很多爸爸在某一天,蓦然发现孩子在生命中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

往往那时,他们会做出比妈妈更决绝的选择。

无论怎样,遵从内心,不错过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都是值得赞扬的行为。

只不过,需要你付出的,更多,更多……

有位妈妈,在后台留言,问:

已经错过了孩子的前三年,现在陪孩子,还能弥补得过来吗?

我们说,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尤其是生命最初的那三年(也有心理专家说可以延长到前6年)。

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如果父母不能用心陪伴孩子,孩子就可能跟父母不亲,甚至会影响到孩子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的建立。

还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判断力和耐受力差,心理比较脆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容易会让他们把身边发生的所有事,都归结到自己身上。

如果父母陪伴自己少,那孩子就可能认为:是自己不可爱,才不值得他们陪吧!

不过,这三年错过了,也还是能够弥补的,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完美长大的。

只不过,这个弥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难。

当然,在这个阶段,如果陪伴孩子的人(如爷爷奶奶)很爱孩子,或者父母内心牵挂孩子,虽然不能在一起,但能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跟孩子交流。

那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的缺席。

讲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的故事。在孩子出生时,她还没有学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那个时候,她所有的育儿经验都来自原生家庭,她像很多爸爸妈一样,生完孩子就以为完成了人生大事,她理所当然地把带娃的任务交给了爷爷奶奶。

因为工作的关系,她慢慢地接触了心理学,而随着她对心理学和育儿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懊悔。

于是,在孩子5岁的时候,她和老公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孩子身边。

庆幸的是,尽管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孩子身上出现了不少小毛病,但爷爷奶奶给孩子的爱保护了孩子的安全感。

只是,他们需要花时间来重新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并慢慢改掉孩子身上的小毛病。

随着亲子关系的日益融洽,很多问题都渐渐消失了。

现在,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成长得越来越好,而她自己也在心理咨询的事业上越走越远。

的确,“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真心陪伴孩子,永远不会晚,但早怎么也比晚好。

不过请记住,真心陪伴不是仅仅陪在孩子身边。如果不能敏感地看见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回应。

同样不能和孩子产生心与心的链接,不能给孩子最需要的心灵滋养。

文章最后,再回到文章开头闺蜜的那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悬念,她最后放弃了60万年薪的工作机会。

她说,如果孩子大了,她可能会选择工作,但现在,陪伴孩子是最紧急而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她的陪伴。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